环境工程学院成立于2006年,设有环境工程教研室、环保设备工程教研室、给排水科学与工程教研室、风景园林教研室和实验中心等单位,建有江苏省工业污染低碳控制与资源化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江苏省碳基环境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市政与环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教科研平台,徐州市农业资源环境监测及场地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等市厅级平台6个。
学院拥有一支学历层次、年龄与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专任教师58人。教师队伍中有教授6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0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1人,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等10人。有“双师型”教师32人。
环境工程学院发展历程
环境工程学院部分教科研平台
一、以党建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
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抓党建、强引领、聚人心、谋发展、促育人”为工作理念,坚持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相融合。学院先后荣获徐州工程学院党建工作创新一等奖、“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徐州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学院以党建带团学、以党建促发展成果显著。15风景园林1班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活力团支部,院团委获徐州市五四红旗团委荣誉称号,学生支部《聚焦生态环保 呵护绿水青山》获校最佳党日活动二等奖。丁逸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生干部,史娟娟被校十大学习标兵。
二、推进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1)“教”“研”互促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教学中,以“教”“研”互促为导向,将“科研反哺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以及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综合能力,建立了基于“教”“研”互促的环境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指导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0项,其中省级以上10余项;指导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指导学生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15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奖20余项,其中省“挑战杯”二等奖、省“互联网+”三等奖各1项;指导学生获得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二、三等奖等4项。
“教”“研”互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与成效
“教”“研”互促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应用与推广
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部分获奖
(2)价值引领,重构重塑,开展劳动教育教学改革
以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改革为切入口,重构组织重塑体系,逐步构建了一个多主体协力、多学科交叉、多维度开放的劳动教育育人体系,使学生在扎实专业基础的前提下,通过劳动实践更多地了解社会需求与产业发展,培养跨界思维、系统工程能力与主动创新能力,在不确定性问题与不断挑战中实现自我成长。
劳动教育教学改革
针对校园微景观的更新迭代、乡村环境整治与景观提升及环境生态治理与修复三个方向,共完成二十余项目实践,为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了劳动技能培养和展示的平台。近5年来,团队成员共完成省部级教研项目8项,省部级各类教学获奖13项,建设江苏省一流课程2门,出版教材和实践教学指导用书6部,带领学生参加专业竞赛并获市级以上奖项三十余项。
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奖
(3)面向行业需求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工程类专业理实衔接不够,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不强等问题,探索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以注册执业资格需求为导向、以工程素质培养为基础、以创新能力提高为本位”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获批省级一流(开放)课程2项,获批省级优秀毕业设计三等奖2项,获“挑战杯”创业计划银奖、江苏省给排水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省级以上奖励82人次,毕业生95%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获奖
三、加强产教融合,彰显育人效应
与四季沐歌集团等企业互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实习就业无缝对接。精心设计实习过程,实习前有预习,实习中有重点,实习后有总结,注重理论结合实际,通过动手实操,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开设四季沐歌企业班,双方互聘教师,共同开设如《太阳能热利用》等课程。
动手实操强化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积极与省市给排水学会、水利学会、环保协会等建立联系,邀请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开展专题讲座,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讲座,充实了实践教学力量,提升了对行业企业、工程产品设备的了解、促进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行业专家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
学院围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积极与地方及企业合作,不断强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积极开展科普服务,强化学生社会实践。学生走进学校、社区、乡村等基层单位,开展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志愿服务。近年来志愿者服务活动30余次,受众6000余人,获得了地方政府和受援单位的积极反馈,有效提升了学院的社会声誉。
手绘乡村青春行动
环保志愿者
开展饮用水安全宣传活动
在以后的工作中,环境工程学院将进一步开拓创新,为培养更多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创新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