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前身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于2007年,2022年5月正式更名为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院现有小学教育(师范)、学前教育(师范)、汉语言文学(师范)、音乐学(师范)、音乐学5个本科专业,在校生2000余人。小学教育专业于2020年10月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2021年获批江苏省一流专业。学院共有教职工81人,其中专职教师64人,教授6人,副教授25人,讲师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40人。学院秉持“雅爱博行”的专业文化理念,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幼儿园和中小学“四有”好教师为目标,充分彰显师范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
一、党建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不断提升政治凝聚力和引领力。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学院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党员干部带头讲规矩守纪律,全体党员共同维护良好的政治生态。学院党委立足专业特点,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政工作与专业建设有机融合,《立足师范专业特色,培育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特色活动被新华日报、江苏省教育厅官网、中国江苏网报道;《音符中的百年红色记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党史学习教育音乐党课》获省教工委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省教工委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实践优秀案例、江苏省委教育工委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三等奖;学生党支部获徐州市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支部”、校 “样板党支部”、校党建工作创新二等奖。
二、重视教学学术,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
学院重视教学学术,坚持构建“研-评-教-学”融合立体式教研体系,使教师在教学中反思,在反思中研究,在研究中评估,以评促建。学院积极搭建专业沟通平台,助力青年教师适应课堂教学,解决课程教学困境。通过发掘校本教研活力,学院获得江苏省教改项目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徐州市优秀专家1人,校教学名师1人,校优秀主讲教师2人,校最美教师2人,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3人。
三、加强科学研究,获批高层次课题与成果
学院在徐州深耕十余年,通过构建“G-U-S/I”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协同发展机制,成功推动了从纯理论研究向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并重的转型。近五年内,学院在科研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包括获得省级以上课题21项(含国社科基金1项、教育部课题4项)、市厅级课题83项,出版专著教材26部,荣获成果奖35项(省级成果奖占比1/3),并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教科研论文239篇。此外,学院还拥有一个省级科研平台,充分展示其在科研领域的深厚实力和广泛影响力。
四、突出问题导向,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本科人才培养落实底线要求,从质保理念、质保标准、质保机制、质保文化、质保效果等五个方面保障高素质专业化师范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计划、运行、检查、反馈、改进的主线,建立系统化、一体化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目标体系、组织体系、标准体系、监控体系、评估体系和反馈体系等六大系统。目前,学院已建立课程设置、学生管理、评价体系、组织形式等方面的“问题清单”,通过本科毕业生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所需,解决人才培养相关问题,从硬件设施和文化建设两方面落实本科人才培养底线要求。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质保理念、“立德树人”的质保标准、“有效长效”的质保机制、“应用卓越”的质保效果,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显著。
五、坚持学生为本,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紧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强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开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观看“教育家精神巡回演讲”等教育活动,邀请知名教授和优秀校友举办教育讲座等。其中党史学习教育音乐党课,获省教工委高校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等奖项。强化生涯规划教育,确保学生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师范生成长规律、明确就业形势、掌握面试等求职技能。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2%以上,2020届考编率近41%,2024届考上研究生44人。发挥学业导师、辅导员、教师和优秀校友的引导作用,围绕师范生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教师基本功、教师资格证等工作,提高就业率和教师履职能力。营造良好学风,夯实专业基础。搭建活动育人平台,开展创业创新、“织翼”支教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近年来,学生获江苏省普通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校级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优秀毕业论文团队3项;获批并顺利结项省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46项;学生在省级以上期刊发表论文136篇;获省市级以上各类竞赛奖247项。
师范学院党建引领,党政同心,带领全体教职工在促进学院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努力前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新时代的“四有”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