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成果的生成逻辑和表现形态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是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必然要求。徐州是红色之城、英雄之城。徐州工程学院基于地方红色文化优势资源,探索出一条红色文化浸润大思政课“三维四融五联”的建构模式。
1.成果形成的逻辑起点:聚焦新问题,提出新思路新办法
单向度的思政课程建设存在主体距离之“远”、教学要素之“散”、内容整体性之“浅”、校园环境氛围之“淡”的难题。聚焦新情况新问题,学校提出新思路新办法。其核心建设思想:以地区红色文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使其契合教学目标、厚实教学内容、融合教学资源,夯实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的实效性。
2.成果形成的实践过程: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教学要素形成系统合力。为赋能大思政课建设,学校从顶层设计、课程协同等方面反思,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形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和多方联动,有效解决思政课程体系趋于“闭环”的培育路径弊端,全方位填补专业课程思政育人力量薄弱的困境,从而构建“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格局。
3.成果内容的表现形态:“三维四融五联”的建构模式
发挥合力的作用,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需要从顶层设计、课程协同、教学创新、数字赋能、文化涵养、评价引导等方面综合考量。基于此,探索出一条红色文化浸润大思政课“三维四融五联”的建设模式。
三维:以历史维度:深挖文献文物资源(红色馆藏)、以理论维度:探求学科学理支撑(红色科研)、以实践维度:拓展红色体验路径(红色实践),创建“三维度”红色主题的“大思政”教学内容体系。
四融:通过多元协同、互通共融,实现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合;内化于心与外化于行相融合;家校共育与社会协同相融合。实现“四融合”“四认同”的大思政课育人目标。
五联:构建“五堂联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促使思政主课堂与第二课堂多元共融、协同联动。建设了“5+1+N”课程群,联动实践课堂,构建“课内—校内—校外”教学体系;强化心理课堂,推动红色文化浸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应用和转化;善用网络课堂,拓展教学空间;走进社会课堂,推动思政课理论实践化、具体化、生动化。
4.成果内涵的意蕴关联: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效能的推演
探寻徐州地区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价值与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契合性,实现“输血”与“造血”双轮驱动。将“新鲜血液”徐州红色文化资源输入学校大思政课建设,增强徐州工程学院大思政课自身造血功能,强劲其育人力量。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效能的逻辑推演图如下:
二、成果旨在解决的主要实践问题
重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空间和阵地。本教学成果旨在解决地方红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教学转化问题。特别是大思政课建设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1.“思政课+课程思政”:同而不行,行而不向。思政课与专业课长期独立发展,思政课“孤岛化”境遇与课程思政“硬植入”问题突出。
2.“思政课+校内思政”:循而不通,通而不畅。校内学生活动与思政课仍处于分离状态,未形成“高校思政大循环”格局。
3.“思政+网络+社会”:联而不动,动而不联。社会实践资源缺乏统筹规划,教育合力作用尚未充分形成,各教育载体之间的无法做到综合开发、利用、高效整合。
三、成果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
坚持大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把“三维”“四融”“五联”有机贯通起来,在拓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的空间和阵地的同时,使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大思政课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1.强调两个“对接”:统筹制度设计和分层对接,加强供需对接
徐州工程学院大思政课建设精准贯彻国家育人方针、精准对接社会发展趋势、精准回应学生思想需要,学校先后出台《中共徐州工程学院委员会关于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复兴重任”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大学生“返家乡”红色专项实践活动的通知》等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系列文件,让红色文化以蓬勃之姿盈满校园,为构建学校大思政课建设提供制度支撑。
2.强调“双跨双驱”:跨学科跨课堂,小课堂和大课堂双轮驱动
以思政课为主渠道,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先后立项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轮驱动”,推进大思政课向专业延伸;通过学科协同中的价值引领推进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学科建设;通过教师队伍协同中的角色引领构建共增“守渠力”的立德树人共同体;通过教学协同中的示范引领打造显隐结合的课程“一盘棋”。思政课程与日常思政有机融合,推进大思政课向日常拓展。以“红色馆藏、红色课堂、红色实践”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育人品牌打破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间的壁垒。
3.强调“四同共轭”:同向同行,同频同晖,促使大思政活起来
大思政课致力于提升新时代思政课质量,其特色在“大”,但重心与根本仍然是“课”。学校将着力点、侧重点和关键点仍放在课程建设上,构建“一中心五课堂联动”模式,拓宽大思政课育人新路径,实现思政主课堂与第二课堂多元共融、协同联动。建设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5+1+N”课程群;联动实践课堂,实施涵盖研习红色经典、红色参观、社会调查、践行红色精神等内容的思政课“一课一品”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心理课堂,推动红色文化浸润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整合、应用和转化;善用网络课堂,依托学习强国手机APP、网络教学平台、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淮海地区革命文化数字博物馆等打造“指尖上的理论阵地”,录制 “苍茫大地”话剧、“徐州地方文化资源”“徐州风华”微课,拓展教学空间;走进社会课堂,开展红色文化宣讲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推动思政课理论实践化、具体化、生动化,提升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五堂联动”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激活教学资源,拓宽教学路径,增强教学效果。
四、成果的创新点
1.育人体系创新:全员覆盖,校院一体
学校加强顶层设计,成立指导委员会,协同育人资源部门落实和跟进大思政课建设的管理体制创新,各级宣传部门、档案场馆、学校、实践基地等多个重要主体,协同联动机制,实现管理机制的创新和资源共享。构建了“党委统一领导、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联动机制。形成了“课课育人、人人育人、处处育人”的教学协同和资源联动,激发课程思政的“多通道”效应,巩固大思政课建设的“核心带”地位。
2.育人场景创新:活化资源,红色浸润
学校倾力打造江苏省科普基地“淮海地区革命文化博物馆”,是淮海地区高校规模最大的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建成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发动机博物馆、抗震减灾博物馆、文学发展研究馆、“设计向东”展览馆等教育教学基地。为学生能够把社会作为学校的“实验室”,把基地作为“行走”的大场景,以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建设和地方性思政资源要素活化为抓手,不断创新大思政课建设实践体系。
3.育人模式创新:多维并举,系统建构
学校要充分发挥地区牵头引领作用,以大思政育人共同体建设为依托,积极融入区域思政育人阵地建设,创建“三维四融五联”大思政育人体系。实现红色资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红色基因转化为学生成长基因和红色文化转化为校园育人文化的建设目标。开创“四融合”的大思政课教学方法体系,通过多元协同、互通共融,实现“四融合”“四认同”的大思政课育人目标。创建“五堂联动”的大思政育人新路径,激活育人资源,拓宽育人路径,增强育人效果。
五.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
红色文化浸润大思政课“三维四融五联”实践探索,带动了我校大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实践。大思政课建设更具系统性和针对性、更具实效性和感染力、更具可及性和可操作性。
1.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
自2015年起,在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等院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做改革试点,在调整完善的基础上,应用于全校思政课教学,受益师生人数达5万余人,应用全面,教学效果反馈情况较好。培养的学生爱国情怀深、职业素养好、动手能力强,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达95%以上,对母校满意度高达98%以上,用人单位评价满意度达到98.6%。近五年来,考研人数4315人,考研率超过15%,参军入伍人数474人,入选江苏省选调生人数20人。
2.学校影响力明显提升
在大思政课建设成果的推动下,《人民日报》以“江苏徐州:一座城与一种精神”为题,报道徐州工程学院探索“智力拥军、送学上舰”办学模式。《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我校校园书店建设工作。《光明日报》以“回望历史,心中涌起向上的力量”,宣传推广徐州工程学院红色基因融入高校大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新华日报》先后以“构建‘五位一体’文化育人体系” “徐州工程学院以文铸魂 谱写一流应用型大学建设新篇章”为题,报道徐州工程学院大学文化建设工作。《学习强国》以“江苏徐州:深挖红色资源 引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题,报道徐州工程学院挖掘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工作。
3.学生竞赛成果丰硕
我校学生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获国赛一等奖、第十八届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十三、十四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一等奖、2024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物流与供应链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第八届3S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大赛决赛一等奖、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银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红色全景资源创意展示大赛二等奖、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省二、三等奖、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省二、三等奖、共青团中央暑期“三下乡”优秀团队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200余项,育人成效显著。
4.学科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发表与成果相关论文30余篇,其中CSSCI论文5篇;出版专著3部;获批教育部3项、江苏省社科基金2项、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政重大项目1项,获批市厅级项目60余项;淮海地区革命文化博物馆获批为江苏省科普基地;获江苏省哲社奖、优秀理论成果奖等省、厅级奖10余项;在省级思政课教学大奖赛中获奖10人次。较好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支撑,为成果进一步深化与提升奠定了基础。